朋友在捷運上被一位有禮貌的學生讓位,60歲的他驚訝得無以復加,甚至有點惱怒,還回頭看看是否有一位較老的「伯伯」。這是他第一次發現自己變老,雖然他並不覺得也不承認自己老。

個人成長與變老的形象,透過別人眼中而反映出來的稱謂有時讓人欣喜、訝異,更多的是惱怒和無奈。還記得第一次由小妹妹被叫成小姐的感受嗎?被稱為太太、媽媽、伯母或阿嬤的滋味嗎?是高興「我長大了」,還是抗議「我哪有那麼老」?

人出生後不停地成長、茁壯,達到頂峰,然後不斷地失去:容貌、體態、體力、生產力、財富、地位、人脈、親友、最後是生命。失去的過程有漸進的,也有在一夕之間發生,令人措手不及。因為不知什麼時候就變老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做好心理準備。

一位朋友送我的「擁抱老年心生活」一書剛好是談到有關變老的藝術。德國的古倫神父在2007年發表這本書時62歲,對變老有深刻體會:變老在心理上是一個逐漸接納、接受、學習、放手、最後自在、自由的過程,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首先要接納自己外貌的改變,在公車或捷運上被讓位時才能欣然接受;如果沒人讓位,那就慶幸自己外貌的改變跟不上年齡的腳步吧。

坦然地接受自己能力的有限和逐漸消失的價值,重大事情不再被諮詢,聚餐盛會不再被邀請。在學術研討會上,逐漸由演講者的角色升為座長,雖然有德高望重的意涵,但多少有點提醒你「變老」了。

接著要學習面對孤獨,身旁前呼後擁的人不見了,開會時沒人問你要不要車子接送,也沒人熱心的為你遞送咖啡點心。

已不在舞台上,不再有喝采,要給別人掌聲,欣賞他人的成就。

最難的是放手,放下身段更難。

有位醫院院長,退休之後,從有司機的座車,到自己開車找停車位,並常搭公車、坐捷運,怡然自得,從容自在,是我尊敬學習的榜樣。而且要放下對權力、財產、健康的執著,才能安然自在。

你不放下,它遲早也會一一離開你的。放下健康並不是不注意身體,而是不要整天執著的追著健康跑,到了六十歲還堅持要有二十歲的體能和外貌。

變老並不是只有失去,可以在沒有業績或他人期望的壓力下,培養新的興趣或追尋以前的夢想。就像傍晚時分的觀音山,日落之後,才會有彩霞滿天。

【2008/09/21 元氣周報/劉秀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迷域獨行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