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銅鏡「見日之光1

在中國上海博物館裡,收藏着逾萬面中國歷代製作的銅鏡。其中有4面漢代文物具有透光效果,而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漢銅鏡「見日之光」。當光線照射到這種銅鏡的鏡面時,銅鏡背面的圖案、銘文會奇蹟般反射到牆上或地上。一千多年來,這種神奇的現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眾多學者研究,逐步揭開了透光鏡能「透光」的秘密。

據公開的資訊,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見日之光」銅鏡是西漢時期的青銅器,直徑7.4厘米,凈重50克,是古人用來映照面容用的器物。其背面花紋的外側刻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銘文,因而得此命名。此鏡的內區為八曲連弧紋,連弧紋每一曲的中心都有一短線與鈕座垂直相連符號上,銅鏡上的紋飾符號呈順時針旋轉。

由於這種銅鏡在光線的照射下,能夠在反射光中呈現出背面紋飾,看上去光線好像是穿透了金屬的鏡體,從鏡子背面反射出來一樣,所以從唐代開始,「透光鏡」的稱呼就流傳了下來。遺憾的是透光鏡的製作方法自宋代以後就失傳了,因此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團,這種「透光」的銅鏡令人著迷,被外國人稱為魔鏡。

「國際在線」網2005年的報導,一千多年來,透光鏡的神奇現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眾多學者加以研究,從我國宋代的沈括到清朝的鄭復光,從中國到大洋彼岸,無數學者都曾絞盡腦汁,想要揭開這困擾了世界千年的古鏡之謎。

沈括和鄭復光通過研究發現,透光鏡有銘文和圖案處非常厚,而無銘文處比較薄。而透光鏡的邊緣有一個又寬又厚的鏡環。在鑄造銅鏡時,由於鏡體較薄,所以冷卻快,而鏡環寬厚則冷卻速度慢。所以當鏡體已經固定成型後,鏡環還在冷卻收縮,對鏡體產生了一種緊箍作用,形成鑄造殘餘應力。而當鏡體產生變形時,鏡底向鏡面方向拱起程度大,而鏡環和紋飾的部位拱起小,所以形成了鏡面的凹凸不平。

這種差別雖然無法用肉眼辨識,但足以令反射光集散程度有所不同。當一束平行光投射到鏡面時,有紋飾的地方較平,反射光集中,而無紋飾的地方由於凸起,反射光發散,所以有花紋的地方反射到牆上的光明亮,而沒有花紋的地方暗,牆上呈現出與鏡背相同的圖案。

西漢透光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花紋是環向分布的,只有這時才能產生顯著的環向鑄造殘餘應力,在鏡面形成較為規則的凹凸來。所以,清朝鄭復光研究後得出了「鑄造成因,研磨變形」的結論。

《收藏參考》2010年11期刊登的《魔鏡密境:西漢透光鏡》一文表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有一位喜歡收藏文物的人也收藏了一面能「透光」的銅鏡,與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那面「見日之光」透光鏡十分相似。

據介紹,那面銅鏡直徑7.8厘米,重60克,青銅質、鈕為半球形圓鈕座,內區為十二曲連弧紋,其中有四曲的中心有一短線與鈕座相連,外圍也有一圈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鏡上的紋飾符號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這面銅鏡上有紅綠鏽,鏽跡堅固,銅鏡的鏡面平滑光亮,有一層自然形成的「玻璃廓」,故經歷2千多年,至今仍能照映人物,毛髮可鑒。而在強直射燈光和陽光的照射下,在鏡面對應的牆上也能清析地映出鏡背花紋圖案,令人嘖嘖稱奇。

這篇報導稱,現流傳的「日光鏡」和「昭明鏡」存世很多,理論上它們都具有「透光」的特性,但通過實驗,絕大多數都不能透光了。原因是鏡面鏽蝕,真正能透光的存世甚微,所以現存世的透光鏡件件都是稀世之寶。而現存世的透光鏡鏡面形成的那種「玻璃廓」保護層,能使銅鏡的鏡面將永不鏽蝕。所以,是否有「玻璃廓」也是鑒別透光鏡的首要條件之一。

據《文匯報》1999年12月6日報導:運用凹凸透光原理的古代銅鏡製作工藝十分複雜,材料選用嚴格,研磨週期極長,自然形成表面保護層「玻璃廓」更需一個世紀的光景,因此透光鏡一直是宮廷用品,難以流行民間。

這裡揭示了「玻璃廓」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那麼,為什麼千千萬萬面銅鏡之中,只有極少的幾面形成了「玻璃廓」,而絕大多數形成不了呢?這一點至今仍有待研究者進一步去探索研究。搞清楚這個問題,不僅對考古學而且對金屬表面處理都具有極其重要學術價值。  (轉引自「新唐人電視台」)【阿竺-大紀元】

西漢銅鏡「見日之光2  

arrow
arrow

    迷域獨行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