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之古 

兩千四百年前的中國編鐘,在漢唐樂府樂思下悠揚發聲。極力追溯中華音樂源頭的漢唐樂府,新作「盤之古」不但將作品背景回溯到盤古開天,還與戰國時代樂器「曾侯乙編鐘」共奏共鳴,藉此證實南管乃至中華音樂的悠久身世。

「我當年創辦漢唐樂府,就是受了這套編鐘出土啟發!」漢唐樂府藝術總監陳美娥表示, 一九七八年曾侯乙編鐘在湖北出土,震撼中國音樂史與民族史界。翌年,她讀到相關報告, 發現這種中國古代樂隊的鐘磬樂器,音律、調式都和南管音樂很像, 種下「有朝一日願與它共奏」的心願。

一九九七年文建會買下曾侯乙編鐘四套複製件之一,置於台北中山堂中正廳舞台後方,成為中山堂鎮館之寶,地位有如國家音樂廳舞台後方的管風琴。陳美娥感嘆,她曾申請演奏該鐘不成,這次喜獲台北市立國樂團之邀合作,「三十年的心願, 總算得圓。」

「盤之古」分為天之初、日之初、月之初、音之初、樂之初五部曲;音樂則從一開始素樸的打擊樂, 逐漸演變到南管與鐘磬共奏,北市國也加入十二名打擊及管樂手,由陳中申編曲。

為表現諸如盤古開天、后羿射日,漢唐樂府邀來多媒體藝術家黃俊榮設計舞台投影,讓盤古「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場景具象化。

「盤之古」四月一日、二日在中山堂首演,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聯合報╱何定照】

編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迷域獨行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