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螺

說起“活化石生物”大家可能會想到:銀杏、水杉、翁戎螺、腔棘魚、鱟、甚至於“蟑螂”。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活化石生物莫過於鸚鵡螺了!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皆源自於海洋,海洋可謂是孕育生命的大搖籃,然而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甚至還不如外太空,更遑論遠古的海洋了!北美的博爾吉斯頁岩和中國大陸的澄江生物群等地出土了許多重要的化石證據告訴我們:在五億多年前的海洋,充斥著現生許多動物的老祖先,也有很多奇奇怪怪我們所不了解門類歸屬的動物,當時的世界出現了像“奇蝦”這樣的頂級掠食者,用牠的一對大螫和圓盤狀的利嘴統治著寒武紀的海洋。不過奇蝦的好日子持續了約一千萬年後,在生存的壓力下,演化又促成另一場的軍備競賽,不過這次主角換成不起眼的軟體動物。

在接下來的奧陶紀時期,雖然海中出現許多種類的海蠍,大有稱霸海洋之勢,但有一種原本在海床上慢慢爬行的原始螺類(Plectronoceras)在牠們錐狀的殼內形成隔板,使它能包住空氣,讓笨重的螺殼能夠漂浮,而且隔板之間還有體管相通,藉由調節隔板內氣體和液體的比例就可以控制浮力的大小。當不再需要負擔體重後,牠們只要收縮肉體,並把海水堵在肉體和住室的空隙,被擠壓的海水只能從狹小的漏斗管噴出,這麼一來,不但可以產生噴射推進力,也可以藉由轉動漏斗管來控制運動的方向。

有了這樣像潛水艇加噴射機的精良裝備,使得鸚鵡螺類成為奧陶紀、志留紀時期最快速,也最恐怖的殺手掠食者,海洋中的任何其他動物相形之下動作就顯得遲緩多了,因此多淪為像鸚鵡螺類這樣貪得無厭的掠食者的點心。鸚鵡螺類在古生代輻射演化出各種殼形,有直的、弓形的、捲的、先捲後直的,有的直角石類有一輛小貨車那麼大,非常驚人。

泥盆紀時期,鸚鵡螺類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因為許多像鄧氏盾皮魚這樣具有裝甲和帶利齒下頷的龐大掠食者出現,而軟骨的鯊魚也愈來愈普遍,就此開啟了魚類稱霸海洋的時代。而和鸚鵡螺類系出同門但更進化的表親-菊石也在泥盆紀晚期大量出現,使得生存競爭更加激烈,直到結束古生代那場地球生命史中最慘烈的“二疊紀大滅絕”,地球上百分之九十幾的物種被毀滅,鸚鵡螺和菊石僅有少數倖存。

到了中生代,鸚鵡螺類的多樣性已不復見,外型大致和現生種類差不多,可見這樣圓滾滾的外型還滿能適應中生代到現今約兩億多年來的海洋生態環境。雖然鸚鵡螺只能躲在較安全的深海,晚上才悄悄的浮到淺水域的礁石區覓食,不像奧陶紀時期的祖先那般威風,也許正因為如此低調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讓牠們逃過六千五百萬年前那場白堊紀大滅絕,而當時海中更豐富多樣性的鸚鵡螺表親-菊石卻和各種巨大的海洋爬蟲類一塊消失殆盡,只有看似原始而笨拙的海龜存活至今,這個道理似乎是相通的,感覺上很有道家思想的哲理。

最近開始有學者注意到:觀察鸚鵡螺殼上的生長紋可以看出月球繞行地球的週期,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正因為鸚鵡螺有四億多年的演化史,所以可以藉由各個年代鸚鵡螺類化石殼上生長紋的比較來推測不同時期月球繞行地球一週所需的天數。結果發現月球繞地球一週的天數漸漸增加,也意味著月球正在漸漸遠離地球,而美法兩國的天文科學家也發現最近28年來月球已遠離約1公尺。透過觀察:現生種鸚鵡螺的殼上,生長線是30條,新生代漸新世的鸚鵡螺殼上,生長線是26條,中生代白堊紀有22條,侏羅紀有18條,古生代石炭紀是15條,奧陶紀是9條。因此在距今4億2000萬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時,月亮繞地球一周只有9天,據推測:當時月亮和地球的距離只有現在的43%,附帶一提:當時地球自轉一週,也就是一天只有21個小時。鸚鵡螺外殼的生長節律性為古天文學的研究提供了極重要的線索與證據。



arrow
arrow

    迷域獨行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