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菜1 

隨著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及「閃亮的日子」大受歡迎,戲中眷村媽媽們一道道拿手菜也讓不少人好奇,7-ELEVEn去年順勢推出眷村菜便當,網購也賣起眷村菜,業績均維持穩定成長。

7-ELEVEn表示,因看好懷舊商機,請來出身嘉義空軍眷村的製作人王偉忠的姊姊王蓉蓉來協助開發,便當一上市就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也反映在銷售數字上。

近年致力推廣眷村菜的王蓉蓉,除了在網路經營「福忠字號」,販賣炸醬、麻婆香辣醬、滷菜及手工麵點外,也出了好幾本眷村菜食譜。主力醬料每月可銷五、六千罐,還賣到大陸、香港,因福忠字號沒有實體店鋪,常有拄著拐杖的老人家跑到辦公室詢問哪裡買。

有別於「福忠字號」的北方口味,網路眷村菜賣家「諶媽媽」則推出南方口味的菜色。父親是空軍上校的諶媽媽驕傲的說:「我們台北婦聯五村可是模範眷村呢!」習得母親好手藝的她,四年前開始於網路販售,招牌獅子頭已賣出一萬多顆,業績也以倍數成長。

一般網路販售眷村菜客群與實體餐廳不同,老一輩顧客不使用網路,故以三四十歲的眷村第二、三代為主要客群,近來也有年輕化趨勢;且不限外省籍,本省人、客家人的接受度也不錯。

諶媽媽表示眷村菜多屬家常口味,平日即可食用的滷味、麵類特別受小家庭歡迎,年節期間有許多老先生、老太太不想吃大魚大肉,指定兒孫上網訂購眷村年菜,就是想回味記憶中的老滋味。 【聯合報╱林佳儀、陳威任】

 

---------------------------------------------------------------------------

眷村菜/什麼便宜 - 就做什麼菜
眷村菜是台灣特殊時空背景下的集體回憶,不但大陸吃不到,其他華人地區也沒有。不管是越來越多的眷村餐廳,還是超商的眷村便當,都已成為流行文化新印記。

眷村菜達人王蓉蓉說,眷村菜是眷村媽媽在物資缺乏的年代,以家中現有的食材,做出最大的變化,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風格,最大特色就是「吃得飽、吃得滿足,吃得再多也不會膩。」

王蓉蓉分析,從眷村菜還可以看到眷村媽媽的儉約及當時環境的刻苦。例如黃豆牛肉,就是因為配給的美援物資中有黃豆,既然能吃就不能浪費,有媽媽拿來燉牛肉,傳了下來就成了一道眷村名菜。

王蓉蓉說:「那時候什麼東西便宜,媽媽就買什麼來做菜!如果大白菜便宜,就會一周都吃大白菜!」擔心孩子吃膩,媽媽不斷變化料理方式,眷村菜其實是台灣最早的「創意料理」。

另一位眷村菜達人諶媽媽補充,早年眷村家戶緊挨,日子久了,北方麵食、南方江浙菜相互傳授,匯集南北精華;當年物質缺乏、政府固定配給麵粉,也讓眷村菜重鹹重油、麵類居多。

東吳社會系教授劉維公認為,眷村菜的興起,代表台灣人越來越懂得在生活中尋找本土文化與競爭力。有著移民社會體質的台灣,對各種次文化有較大的包容心,不論是客家、原住民或是眷村,各有各的特色及故事典故,充滿多元性的文化,是其他華人地區所無法取代的競爭優勢。

他以眷村菜為例,過去消費者會注重花俏的料理,對於簡單的家常菜,往往認為端不上檯面,但其實眷村菜背後有典故與生活態度,不只是料理而已。劉維公說,眷村文化蘊含的價值及態度,是眷村菜沒有了眷村後卻能夠受到市場歡迎的原因。但若不想僅曇花一現,他提醒,不忘記眷村的文化及生活態度,才是讓眷村口味持續流傳的關鍵。 【聯合報╱陳威任、王惠琳】

眷村菜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迷域獨行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